宁可报废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可能开启无航母时代,这可是五常第一个没有航母的国家!
宁可报废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可能开启无航母时代,这可是五常第一个没有航母的国家!普京是个要面子的人,这事儿他肯定不同意。摩尔曼斯克州的冬季来得早,北方造船厂的船坞里,“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好像一头冻僵的巨兽,甲板上的积雪已经没过脚踝。俄罗斯海军的工程兵们早就撤了,只剩下几个看守的哨兵,裹着厚厚的大衣在舰桥下来回踱步——这艘俄罗斯唯一的航母,维修工作已经停了快一年,最新的消息是,拆解方案正在克里姆林宫的案头等着签字。很少有人还记得,1985年它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下水时的盛况。当时苏联动员了11个加盟共和国的工厂为它配套,乌克兰的特种钢、白俄罗斯的雷达元件、俄罗斯的蒸汽轮机,像拼积木一样凑出了这艘6.75万吨的巨舰。设计师们在它的舰艏塞进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又在甲板上留出苏-33舰载机的位置,得意地宣称“这是能单挑美国航母群的全能战士”。1991年苏联解体那天,黑海舰队的水兵们连夜把它开到俄罗斯海域,却把最重要的“脐带”留在了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老厂长后来回忆:“他们抢走了船,却带不走造船的本事。”比如航母用的KVG-4型锅炉,炉管需要耐450℃高温的镍铬合金,这种材料全苏联只有乌克兰扎波罗热钢铁厂能生产。现在俄罗斯的钢厂试着仿制,造出来的管子用半年就会变形,只能从哈萨克斯坦的仓库里回购苏联时期的存货,一根管子的价格够普通工人挣一年。2017年那次大修,本来是想给它换副“新心脏”。俄罗斯海军拨了600亿卢布,计划换掉8台锅炉,再把雷达换成“火星-25”型。可北方造船厂连能装下它的干船坞都没有,只能把两座3万吨级的船坞中间的墙砸掉,临时拼出一个“畸形船坞”。修这个窟窿花了14个月,用的特种焊条还是从中国进口的。更糟的是人心散了。当年参与建造的老焊工,现在最年轻的也72岁了,去年冬天厂里请他们来指导焊接,5个人里有3个在结冰的甲板上摔断了腿。年轻人更不愿意来,圣彼得堡海事职业学院的毕业生,80%去了商船公司——那里修集装箱船的月薪是军工岗位的3倍,还不用担着火险。有个00后学徒在日记里写:“锅炉舱里的锈渣比雪还厚,工资却不够买一双防烫靴。”维修队的混乱更是没眼看。2019年那场大火,起因是焊工违规用了没接地的焊机,引燃了舱底的油污。可消防系统早冻住了,消防员只能用桶传海水灭火,活活烧了12小时,2个工人没跑出来。事后查账,发现维修队把买防火涂料的钱省了,买了便宜的普通油漆。2022年俄乌冲突后赶工期,又因为用了劣质绝缘材料,锅炉附近再次起火,把舰岛的雷达天线全烧糊了。三次事故下来,维修费从600亿卢布涨到1200亿,够造3艘22350型护卫舰。可俄罗斯海军的军费大半填了俄乌前线的窟窿,2025年的装备采购预算里,给航母的钱只够买几台新发电机。联合造船集团的总会计师私下说:“再修下去,北方造船厂都要破产了。”关于“找中国帮忙”的话,在海军参谋部的会议室里吵了无数次。2020年有个方案,是让大连造船厂派团队来修,报价800亿卢布,工期18个月,条件是允许中国工程师拆一台锅炉研究。可国防部的老将军们拍了桌子:“苏联时期我们教中国造核潜艇,现在让他们来修航母?丢不起这个人!”其实他们更怕的是,中国会通过维修摸清KVG-4锅炉的技术细节——这几乎是俄罗斯海军动力系统最后的“家底”了。现在舰上的哨兵说,最近总有人来拍照,有穿着西装的官员,也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他们都在等着一个消息:这头巨兽到底是被拆成废钢,还是继续在船坞里生锈。而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老工人们,偶尔会从新闻里看到它的消息,摇摇头说:“造一艘航母需要一个国家,拆一艘航母,只需要一个决定。”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