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53

标签: 护卫舰

日经新闻今天(8月6日)报道:【日澳将签署引进11艘日本护卫舰的合同】日本和澳

日经新闻今天(8月6日)报道:【日澳将签署引进11艘日本护卫舰的合同】日本和澳

来源:大猴观天下日经新闻今天(8月6日)报道:“【日澳将签署引进11艘日本护卫舰的合同】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就澳大利亚海军的新一代护卫舰引进计划正式宣布,将采用日本提出的方案。这将是日本首次出口护卫舰。两国将敲定具体细节,争取在2026年初签署合同。”评几句:日本三菱重工击败德国蒂森克虏伯获此60亿美元订单,这是日本抛弃“防卫出口三原则”后的“最大成果”。此笔对澳出售11艘护卫舰的交易,是日本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军火出售。日本此举无疑是在军事扩张道路上又迈出了危险一步,妄图借军售增强地区影响力,我们需要高度警惕。

日经新闻今天(8月6日)报道:【日澳将签署引进11艘日本护卫舰的合同】日本和澳

日经新闻今天(8月6日)报道:“【日澳将签署引进11艘日本护卫舰的合同】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就澳大利亚海军的新一代护卫舰引进计划正式宣布,将采用日本提出的方案。这将是日本首次出口护卫舰。两国将敲定具体细节,争取在2026年初签署合同。”评几句:日本三菱重工击败德国蒂森克虏伯获此60亿美元订单,这是日本抛弃“防卫出口三原则”后的“最大成果”。此笔对澳出售11艘护卫舰的交易,是日本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军火出售。日本此举无疑是在军事扩张道路上又迈出了危险一步,妄图借军售增强地区影响力,我们需要高度警惕。
澳大利亚决定采购11艘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合同额约100亿澳元,这是澳国防部长马尔

澳大利亚决定采购11艘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合同额约100亿澳元,这是澳国防部长马尔

来源:我本莼洁澳大利亚决定采购11艘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合同额约100亿澳元,这是澳国防部长马尔斯周二透露的。由日本三菱重工建造的最上级护卫舰具先进的隐形性能,可发射远程导弹,作战范围可达18,000公里。马尔斯说:“它对于赋予我们海军投射能力将非常重要,而有影响力的投射是战略挑战的核心。”这份护卫舰合同是日本自2014年解除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出口禁令以来最大、最重要的国防协议,也是继同意向菲律宾提供防空雷达之后的第二份协议。Credit:Aljazeera
日本蠢蠢欲动!澳大利亚决定,新型护卫舰项目选定日本升级版“最上”级护卫舰,三菱重

日本蠢蠢欲动!澳大利亚决定,新型护卫舰项目选定日本升级版“最上”级护卫舰,三菱重

澳大利亚决定,新型护卫舰项目选定日本升级版“最上”级护卫舰,三菱重工承建。10艘护卫舰总价100亿美元,首批三3艘将在日本建造,其余7艘将在澳大利亚建造。新型护卫舰将取代目前澳大利亚装备的/德国设计的"安扎克"级,也就是...
以色列多地都被炸成废墟了,还不忘在航展演示如何击沉中国护卫舰,生怕别人看不懂,竟

以色列多地都被炸成废墟了,还不忘在航展演示如何击沉中国护卫舰,生怕别人看不懂,竟

以色列多地都被炸成废墟了,还不忘在航展演示如何击沉中国护卫舰,生怕别人看不懂,竟还贴心地标注了导弹各项参数,那么这个关键时刻,他究竟是何用意?巴黎航展是全球军工大秀场,各国都来亮肌肉卖装备。2025年6月,拉斐尔公司在展会前放出一段宣传视频,主推他们的“破冰者”反舰导弹。视频里用电脑动画演示导弹从陆地发射,飞向海上的目标舰艇,那些舰艇外形一看就是中国海军的054A型护卫舰。导弹命中后,舰体爆炸沉没,还在画面上标了导弹参数:射程300公里,战斗部113公斤,用AI图像识别制导。视频没明说目标是中国舰,但特征太明显了,比如054A的排水量4000多吨,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能防空反舰反潜。拉斐尔这么做,可能是想证明自家导弹能对付这种主力舰,吸引买家如印度,因为印度看巴基斯坦买了类似舰当威胁。展会现场,拉斐尔代表分发材料,强调这些参数怎么让导弹穿透防御。但时机太尴尬,以色列本土正遭火箭袭击,多地成废墟,民众还在挣扎,公司却在外头宣传击沉别国舰艇。这让外界质疑他们的优先级,军火生意总把利润放第一,哪怕国家乱套。视频一出,网上炸锅,有人说这是商业炒作,有人觉得是政治信号针对中国。拉斐尔没算到国际反应这么大,尤其法国作为主办方,直接翻脸。中国054A护卫舰不是随便挑的靶子,它是中国海军主力,2008年起就在亚丁湾护航,护了上千艘商船,联合国都认可。巴基斯坦买了4艘,泰国也下单,口碑实打实。舰上雷达侦测几百公里,实战经验丰富。拉斐尔拿它当例子,想借名头给自己导弹加分,但这招太冒险。国际军火市场年值几千亿刀,美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都是玩家。以色列导弹技术牛,但中国装备性价比高,崛起后让不少国家转向。拉斐尔可能觉得压力大,想用视频杀中国威风,拉订单。但现实是,市场看实战不是动画。中国靠实力说话,拉斐尔靠噱头,结果适得其反。事件还牵扯地缘政治,以色列跟伊朗等邻居关系紧张,战事升级,本土被炸得惨,公司却赌国际市场蛋糕大,错过可惜。17亿欧元订单潜力在那,对经济是救命草。但法国不吃这套,直接黑布盖展台,钱没了脸也丢了。这事暴露军火生意的冷血面,利润永远优先,国家安危放一边。拉斐尔高层多退役军官,本该懂大局,却踩坑。法国主办方反应快,展会第二天就用黑布围挡拉斐尔等以色列企业展台,只留非攻击部分,切电源让屏幕黑掉。公司团队抗议无效,提前撤离巴黎。国防部声明说法国荒谬,偏袒本土军工,但没用。潜在损失17亿欧元,印度空军采购泡汤。国际舆论批评拉斐尔挑衅,中国外交部表达不满,要停类似行为。公司股价跌,内部评估说短期话题热,但没转成销售,还加剧中东紧张。法国法院拒干预,称政府决定合法。拉斐尔回本土,继续政府合同,但国际形象损,欧洲伙伴保持距离。公司没道歉,转低调出口。事件成军工警示,拉斐尔调整策略,避免争议。高层通过邮件通报教训,公司处境被动,靠本土市场撑着。这波操作,说白了是场失败赌局,以色列想借航展翻身,结果更被动。中国054A实力在那,用不着多辩,拉斐尔“PPT营销”反而显出慌乱。军火市场靠真本事,不是嘴皮子。
美国最狠一招!美专家称一旦中国武统,只要封锁两个海峡,6个月内中国就得认输。是这

美国最狠一招!美专家称一旦中国武统,只要封锁两个海峡,6个月内中国就得认输。是这

美国最狠一招!美专家称一旦中国武统,只要封锁两个海峡,6个月内中国就得认输。是这样吗?王云飞老师给出了详细分析,很有道理。先来说说能源这块儿。没错,中国进口石油大部分确实走海路,从中东过来就得过马六甲海峡。可咱中国早就未雨绸缪,多条能源通道已经安排上了。中哈原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一路通到中国新疆,每年能输油上千万吨。还有中缅油气管道,从缅甸皎漂港上岸,直通中国西南内陆,天然气管道每年输气量能达120亿立方米。再看中俄之间,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双管齐下,每年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油气资源。这些管道运输可不受海上封锁影响,能持续给中国能源“输血”。再说中国的石油储备。这些年,中国大力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量持续攀升。虽说具体数字保密,但按照国际能源署建议,储备量足够支撑好几个月的正常需求。而且,中国还在不断提升石油储备能力,增加储备量。就算海上运输一时受阻,靠着储备也能撑上一阵。与此同时,中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也是火力全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装机量蹭蹭往上涨。光伏产业更是一骑绝尘,技术和产能都处于世界领先。中国西部大片的戈壁滩上,光伏电站星罗棋布。风力发电场也是随处可见,沿海地区海上风电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发展迅猛,大街小巷新能源车越来越多。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降低。咱再把目光转向贸易。中国制造业那可是全球闻名,“世界工厂”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丰富,从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啥都有。在全球产业链里,中国占据着关键位置。一旦美国封锁海峡,影响中国出口,那全球供应链都得跟着“抖三抖”。美国自己国内物价得飞涨,老百姓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且,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通过陆运、铁路运输,能和中亚、东南亚国家保持货物流通。中欧班列更是横跨亚欧大陆,把中国货物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再谈谈军事方面。中国海军这些年飞速发展,航母、驱逐舰、护卫舰等先进舰艇不断下水服役。要是美国敢封锁海峡,中国海军可不会坐视不管。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北海舰队,三大舰队可不是吃素的。在南海,中国建设了多个岛礁基地,这些基地能起降战机、停靠舰艇,极大增强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和管控能力。要是美国舰队敢来捣乱,中国海军有能力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运输线安全。而且,中国还有强大的导弹部队。东风系列导弹威名远扬,从近程到洲际,各种射程都有。要是美国封锁海峡,这些导弹能对其军事基地、舰艇构成巨大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都在东风导弹射程范围内。美国专家这想法太天真。中国可不是吓大的,能源通道、石油储备、能源结构调整、贸易多元、军事力量等各方面,都有应对之策。美国想靠封锁海峡就让中国认输,简直是白日做梦。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任何小看中国的想法,最终都只能是自讨苦吃。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弹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军被击沉,尽快对其进行海上捕捞,否则就是碎成了渣渣,根本不用费力。那万一出现了战场上最不愿意看到,也最不可能发生的第三种情况:自身的导弹确实已经耗尽,而对面的敌人还没有被彻底解决。在这样极端被动的局面下,这艘万吨巨舰就真的只能束手待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走到了这一步,它依然保留着最后的选择。首先就是依靠自身强大的动力系统进行战略性撤离。它的航速能够突破三十节,这个速度足以让它摆脱绝大多数水面舰艇的纠缠。如果战局不允许它从容脱身,被迫要进行近距离的对抗,055也远没有失去还手的能力。当双方的距离被拉近到一百公里以内时,位于舰艏的那门130毫米主炮就会接管战斗。这门火炮拥有非常高的射速,能够发射普通炮弹进行火力压制,更关键的是可以发射精确的制导炮弹,对敌方舰艇的关键部位实施精准打击。其实仅仅讨论055自身的武器装备,其实还是低估了它在现代海战中的真正地位。它最核心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一个火力强大的攻击平台,而是整个作战舰队的指挥中枢。就算它自己已经没有了远程攻击导弹,但它强大的雷达和信息处理系统仍然在工作。它可以将整个战场的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分发给编队里的其他护卫舰、驱逐舰,指挥它们发动攻击。此刻,它就从一个“战士”变成了一位“战场指挥官”,它的“眼睛”和“大脑”仍在持续作战。它甚至能指挥无人机群和无人艇,去执行骚扰、防御甚至攻击任务,用这些低成本的装备去消耗敌人。不过,前面讨论的所有这些极端情况,在现实中的发生概率都非常低。因为现代大国之间的海战,已经不再是单纯比拼谁的船坚炮利,而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战争的模式,早已朝着“发现即摧毁”的方向发展。像鹰击-21这类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使得防御方很难有效拦截。这也就意味着,海战的胜负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双方进入互相消耗的阶段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因此,055驱逐舰很难真的遇到一个有机会让自己打光所有导弹的对手。所以说到底,055打完导弹的最大可能,还是回到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样,是敌军已经被彻底击溃。
阿三要到南海搞事。印度海军的导弹驱逐舰“德里”号(D61)、护卫舰“Kiltan

阿三要到南海搞事。印度海军的导弹驱逐舰“德里”号(D61)、护卫舰“Kiltan

阿三要到南海搞事。印度海军的导弹驱逐舰“德里”号(D61)、护卫舰“Kiltan”号(P30)和油轮“Shakti”号(A57)由东部舰队司令苏希拉·梅农准将指挥的舰队于2025年7月9日从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出发,于2025年7月30日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港。计划部署于东南亚地区。阿三什么态度,什么心态,如司马昭之心。那些吹印度的吹美国的,也是司马昭之心。大可以问问印度干嘛干涉我国与他国领土争端。
052D成“海洋奢侈品”?全球90%国家连驱逐舰都没有,这艘中国战舰凭啥让各国“

052D成“海洋奢侈品”?全球90%国家连驱逐舰都没有,这艘中国战舰凭啥让各国“

052D成“海洋奢侈品”?全球90%国家连驱逐舰都没有,这艘中国战舰凭啥让各国“望而却步”?当大多数国家还在为拥有一艘护卫舰沾沾自喜时,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已经成了“海上顶流”——它像一款限量版豪车,性能拉满、配置顶级,但价格和养护成本也让90%的国家直接“劝退”。更扎心的是,全球能玩得转这种“海洋奢侈品”的国家,一只手数得过来,为啥052D这么“高冷”?052D的造价,官方没公布,但根据公开数据估算,一艘至少要6-8亿美元,这什么概念?马来西亚2023年军费才50亿美元,买一艘052D就得掏空10%的国防预算;非洲国家尼日利亚2024年军费20亿美元,连零头都不够。更烧钱的是养护,驱逐舰是“海上吞金兽”,燃油、弹药、零部件、船员工资、港口维护……052D满载排水量超7000吨,航行一天油耗就得几十万美元,它的垂直发射系统能装64枚导弹,一枚导弹价格100-300万美元,打一轮齐射相当于烧掉一套豪宅。全球军费排名前20的国家里,能轻松负担052D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只有中美俄英法这“五常”,其他国家就算咬牙买了,后续也得“吃土”。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算大问题——但052D的技术门槛,直接把大多数国家挡在门外。它集成了中国最顶尖的舰载技术: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追踪上百个目标;冷热共架垂直发射系统,能发射防空、反舰、反潜、对地攻击导弹;综合射频系统,把雷达、通信、电子战整合成“智能大脑”。这些技术,全球只有中美能完全自主生产,其他国家想买?要么被技术封锁,要么得依赖中国供应链,但中国连自用产能都紧张,哪有空给别人“代工”?更关键的是人才,052D需要一支300人以上的专业舰员团队,包括雷达操作员、导弹发射手、动力工程师、电子战专家……培养这些人才,得花10年以上时间,还要配套完整的海军院校和训练体系。非洲国家连海军学院都没有,买了052D,连“开机”都不会,只能当“海上模型”供着。就算有钱有技术,052D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还是“用不上”。驱逐舰的核心任务是区域防空、反舰作战、对地打击,适合大国博弈或维护海外利益,但全球90%的国家没有海外基地,也没敌人威胁到本土,比如东南亚的文莱、非洲的加蓬,海军主要任务是巡逻海岸线、打击海盗,用一艘几百吨的巡逻艇就够,买052D就像“用大炮打蚊子”,既浪费又招摇。更现实的是,小国买052D会打破地区军事平衡,比如东南亚国家,如果菲律宾买了一艘,越南、马来西亚肯定得跟进,结果就是“军备竞赛”,最后谁都没安全感,所以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买便宜的护卫舰或轻型航母,既能用,又不惹事。052D的“高冷”,其实是中国海军崛起的缩影,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海军实力的差距:能玩转这种顶级驱逐舰的国家,都是“五常”或地区强国;而大多数国家,连“入门级”驱逐舰都养不起。但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卖驱逐舰赚钱”,052D的批量服役,是在为更先进的055型万吨大驱铺路;而055的出口版,可能会降低技术门槛,让更多国家能接触中国海军装备。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052D展示了“自主造舰”的能力,从前依赖俄罗斯进口,到现在能造世界顶尖驱逐舰,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威慑。说到底,052D的“贵”和“难”,恰恰是中国海军实力的证明,它不是“海洋奢侈品”,而是“大国通行证”,拥有它,意味着你能在海洋上拥有话语权,至于其他国家?先努力把军费提到100亿美元,再谈“接盘”吧。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张召忠在军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张召忠在军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张召忠在军事圈里挺有名的,退休前是海军少将,如今常活跃于节目中,畅谈国际军事情势。其言论往往直白易懂,却又能切中要害。早年间,他就英国建造的两艘航母发表过见解,称以英国的经济状况,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航母建成后很可能会沦为鸡肋。事实证明,他的这一观点颇具预见性。英国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一直怀揣着重振海军雄风的梦想。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国家财政紧张。但即便如此,英国政府仍决定投入巨额资金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试图借此恢复往昔的海上霸主地位。.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相继下水后,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不仅让英国海军头疼不已,也让英国本就紧张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就拿“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来说,其在建造过程中,因英国政府试图压缩成本、缩短工期,对大量设计参数进行了调整。这虽让英国提前进入了“双航母时代”,但也为后续问题埋下了伏笔。该航母服役后,动力系统故障频发。2020年,其接连发生两起严重漏水事故,动力舱积水深度达1米,多台电气设备受损,维修耗时近半年。2022年,在前往美加英联合军演途中,右舷螺旋桨轴意外断裂,又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抢修。同时,航母的维护成本高得惊人。英国2023年国防支出约600多亿美元,两艘航母的维护费用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对于财政紧张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英国皇家海军的“带刀护卫体系”力量薄弱,驱逐舰和护卫舰出勤率低,且唯一一艘能为航母提供补给的维多利亚堡号补给舰也即将退役。这些因素都使得英国航母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由于故障不断且维护成本高昂,“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逐渐沦为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备份舰”。其机油、飞机升降机的传动链等装备,常被用于支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航母,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面对这些困境,英国海军也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运营双航母,财政压力巨大,难以承受;但若放弃,又心有不甘,毕竟这是英国海军实力的象征。有消息称,英国皇家海军曾讨论过出售或封存“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计划,以节省资金。这也意味着,张召忠当年所说的“航母可能会被出售或封存”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英国两艘航母的现状,充分印证了张召忠的观点。这也让人们看到,航母虽为强大的海上作战平台,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即便建造出来,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会成为国家的负担。英国试图通过航母重振海上霸主地位的愿望,终究还是在现实面前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