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特务垂涎她的美色,犹豫半天不忍心就这样毙了,就在这紧张时刻,郑苹如竟然开口说话,特务最终如她所愿。[无辜笑] 她的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母亲木村花子来自日本,这个中日混血的家庭,在抗战爆发后做出了明确选择。 她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凭借出色外貌和社交能力在上海滩小有名气,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她加入国民党中统局,成为地下情报人员。 她曾提前获得汪精卫叛逃的消息并上报,但重庆方面初期并未重视这份情报,后来事件应验,她的情报价值才被认可。 中统交给她的核心任务是刺杀丁默邨,此人早年参加过共产党和国民党,后投靠日本人,组建汪伪政权下的“76号”特工总部,丁默邨残害抗日人士手段残忍,被称为“丁屠夫”。 丁默邨生性多疑,但有个致命弱点——好色,中统决定让郑苹如实施“美人计”,她以中学时期与丁默邨的师生关系为突破口,很快获得对方信任。 丁默邨被她吸引,甚至安排她担任秘书,这为她获取情报和策划刺杀创造了条件。 第一次刺杀计划中,她邀请丁默邨到家中做客,安排狙击手埋伏,但丁默邨临近目的地时突然改变主意离开,行动失败。 1939年12月21日她以购买皮大衣为由,将丁默邨诱至静安寺路的西伯利亚皮货店,中统特工在店外设伏,丁默邨进店后通过橱窗反射发现异常,立即冲出店门坐上防弹汽车逃离。 特工开枪射击未能击穿车身,行动再次失败,她身份暴露,但她主动致电丁默邨,将枪击事件解释为“意外”,试图继续接近对方。 她不知道这通电话被76号另一实权人物李士群监听,李士群与丁默邨素来争斗,郑苹如的出现给了他机会,她刚踏入76号就被李士群手下逮捕。 在狱中她经受严刑审讯,始终坚称刺杀出于私人情感纠纷,而非政治行动,她将精心策划的刺杀伪装成情杀事件,保护了背后的组织。 她最终被判死刑,行刑当晚她对执行的特务说了最后一句话,要求他们按她的意愿完成枪决,那一年她26岁。 她牺牲后她的家人也付出沉重代价,父亲郑钺因悲恸过度不久去世,哥哥郑海澄是空军飞行员,1944年在与日军空战中牺牲。 这个故事揭示了抗战期间情报战的残酷现实,一个年轻女性利用自身条件深入敌营,最终付出生命代价,她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面临的艰难选择。 网友们感慨万千: “这才是真正的民国女神,有颜值更有风骨,比现在那些网红强一万倍!” “看完心里好难受,26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致敬英雄!” “历史书应该多写写这样的女性,她们不该被遗忘。” “一家人都为国捐躯了,太悲壮了!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如果你有机会为郑苹如立一座纪念碑,会在碑文上写下怎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她的一生? 官方信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